虎哥说志愿(十七)——为什么要开展志愿服务价值的测量


“评估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是证明志愿服务价值的关键”

        联合国以及欧盟都在积极推动对志愿服务的测量。联合国2005年《国际志愿者年执行情况的报告》中提出,各国政府应“积极”建立对于志愿服务的“基础认知”和“考量志愿服务经济价值”。《欧洲志愿服务政策纲领》(P.A.V.E)也提出,各成员应使志愿活动创造的价值正式纳入志愿服务组织的收支体系,并采取适当的评价工具和可比较的定性、定量指标,增强人们对于志愿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测量志愿服务的价值
《2011世界志愿服务状况报告》指出:
1. 从志愿者来说,有助于加强认同感和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当其他人看到志愿活动的贡献,认识到志愿活动是公民参与的一种常规行为和方式时,也会受到鼓舞而积极参与。
2. 从志愿服务组织来说,有助于他们从新的角度认识自己开展的项目。具体的事实和数据也有助于他们加强公关努力,完善责任,拓展资源的调动选择,并为志愿者们提供整体概况,使他们对总的付出有所了解。
3. 在国家层面,如果各国政府需要将志愿服务纳入国家政策的考虑中,就要使他们能够信服志愿服务的价值,包括其经济价值。但政府往往意识不到志愿服务的广泛程度,其所涉及的社会各个领域,及其所创造的价值。一旦他们相信将志愿服务纳入到决策中是有益的,就需要可靠的数据来制定适当的战略。这样才能确保这一资源是为了国家的整体福祉而被重视和利用。
4. 在国际社会层面,人们已经认识到,各国政府有必要“测定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以认定其为社会整体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个方面,从而制定适当的政策。”同时我们也坚信,志愿服务不仅限于计算经济价值和“数字运算”。欧洲志愿人员中心(EuropeanVolunteer Center, CEV)在其2008年大会上明确指出:“衡量和展示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可使志愿服务赢得认可特别是决策者的认可。但必需谨慎为之并与其他测定方法共同使用,以便衡量其‘无法计量的影响’,如社会资本,社会凝聚力,个人发展与赋权等。需要开发相应的测量方法,以展现志愿活动的全貌及其真正价值。

二、志愿服务测量的方法

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工作机构,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ur Organization,ILO)于2007年推出了第一版《志愿服务衡量测定手册》。2011年,在总结巴西、加拿大、法国、韩国、波兰和南非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第二版的《志愿服务衡量测定手册》,指导各国开展志愿服务价值测量.

我国民间人士近年来对志愿服务测量也进行了大胆尝试。我国的著名公益人,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人主任翟燕,会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博士后辛华,与2013年开始对中国志愿服务所产生的经济价值进行测算,并于2014年发布了《2014中国志愿者捐赠价值报告》,指出全国约有 1.091 亿名志愿者捐赠了 14.82 亿小时,为国家贡献国民生产价值 535.9 亿元。由北京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发展评价指数(2014)》,指出2014年企业志愿服务小时数价值为24.99元人民币/小时。
下面就国际劳工组织的《志愿服务衡量测定手册》和《2014中国志愿者捐赠价值报告》做一比较:

(一)志愿服务数据统计要素
在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帮助下,国际劳工组织建立了一整套的志愿服务统计模块,包括5个核心要素:1. 志愿者的数量;2. 志愿服务小时数;3. 志愿者的服务岗位;4. 志愿者服务的机构;5. 志愿者服务的领域。
国际劳工组织建议,为了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希望开展志愿服务测量的国家都要保留这5个方面的数据。如果一些国家有能力或有兴趣,国际劳工组织也推荐了其他方面的数据。包括个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历史、原因、参与渠道、个人基本情况、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与捐赠金钱的关系、雇主是否支持员工志愿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等。
《2014中国志愿者捐赠价值报告》所使用的要素内容,基本与国际劳工组织所建议的内容一致,对志愿者数量、志愿者个人特征、志愿服务认知和需求、志愿服务行为、志愿服务组织等5大类22个小项的数据进行了统计。
(二)志愿服务数据统计的方式
考虑到测量的专业性、覆盖面的广泛性以及成本较大等原因,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志愿服务的测量的最佳渠道是纳入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的调查统计工作之中。不过,国际劳工组织也认为,各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排除经费不足、样本量小、无法持续等因素外,可由其他具有一定实力的平台承担。
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各国劳动统计机构将志愿服务评估纳入定期的劳动力市场调查之中。如果无法实现,也应至少每年对志愿服务进行一次调查。并建议,如果每年只有一次调查的时候,则调查时只是针对调查对象前一个月的志愿服务情况,因此建议在主要节假日、假期以及自然灾害(如海啸、地震等)、极端天气(暴风雪、台风等)、主要政治事件(选举、战争、恐怖袭击)之后开展调查。
由于志愿服务未纳入中国的国家统计数据,《2014中国志愿者捐赠价值报告》和企业志愿服务价值均由民间社会机构进行统计测量。《2014中国志愿者捐赠价值报告》采取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增加了对志愿者个体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实证调研(其中6119名个人和705家组织采取网上调查的方式,30家志愿服务组织采取电话、实地调查的方式),通过相互结合与对比对志愿服务捐赠数据进行考证和分析的方式进行评估。虽然该调查样本量小,调查方法缺乏严密的科学性,但对于一个缺少人员和资金的民间社会机构而言,已经相当不错了。
(三)如何计算志愿服务的社会经济价值

1. 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

(1)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用志愿服务参与率来体现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

志愿服务参与率(VolunteerRate)=在某个特定阶段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一个国家适龄人口数

由于国际劳工组织对于志愿服务的测量统计是参照劳动力市场的测量统计,因而采取的过去某一时间段志愿服务的活跃人数,也就是在过去某一个特定时间段曾经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相对于通过注册志愿者人数进行测量统计,该数据更有科学性,对于志愿服务的政策制定和执行都更有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个国家的适龄人口,国际劳工组织采用的是15岁以上的人口数。国际劳工组织认为由于15岁以下的少年,在判断某项活动的是否是“义务性”上无法律地位,也就是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以无法判断自己参与的活动是否是志愿服务性质的。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2014中国志愿者捐赠价值报告》提出了“志愿者捐赠率”的概念,但基数采用的是全国总人口数,而不是适龄人口数。

志愿者捐赠率(VolunteeringRate, VR)=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人数/全国人口总数

按照这个公式,推算出中国2014年各类登记和非登记的志愿者总数量为1.091 亿名,其中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为1.07亿人,志愿服务参与率(《报告》中称为“志愿者捐赠率”)约为8%。

2.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
(1)国际劳工组织
目前有两种测量志愿服务和其他无薪工作的经济价值,第一种是机会成本法,即志愿者所服务岗位的小时工资乘以服务小时数。第二种是替代成本法,即将志愿服务时数折算为全职工作人员的数量再乘以正常情况下聘用工作人员的支出。
由于第二种方法更能够反映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因此目前国际劳工组织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该计算方法关键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测折算出相当于全职工作人员的数量。由于正常情况下一个全职工作人员每年工作250天,每天8小时,则一名全职工作人员每年工作正常时间为2000小时,用志愿者累计服务小时数除以2000,就可以得出相当于全职工作人员数量。
第二个关键是如何计算出工资水平。关于工资数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采取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如加拿大采用了社会福利、服务行业的平均工资。另一种是考虑到志愿者与全职工资人员在工作技能和成效的差别,采取“效能调整替代成本法”,即在计算志愿服务的价值时,按全职人员工资水平的一部分进行计算。如澳大利亚(2009年)采用加权平均工资,新西兰(2007年)和美国(2008年)采用等效工资。联合国系统以及国际劳工组织采用的是行业平均工资(分为24个行业,每个行业8种职位),包括全职工作人员能够得到的所有金钱。

志愿服务价值=志愿者贡献相当于全职工作人员的数量×行业平均工资

(2)《2014中国志愿者捐赠价值报告》
该报告采用“国民产值计量方法”来衡量志愿服务捐赠价值。按照 2014年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72313 元/人,2014 全年工作日 250 天6进行计算,每人每小时劳动生产率为 36.16 元。则2014年志愿者捐赠价值为535.9 亿元相当于无偿为社会提供了74.1万个全职工作人员”。

志愿者捐赠价值=每小时劳动生产率×志愿者捐赠服务时间

(3)《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发展评价指数(2014)》
该指数采用的是公益领域的薪资水平,按照最低标准核算,企业志愿服务每小时价值为24.99元。

原创 2017-03-17 张俊虎 志愿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