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哥说志愿(十二):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一)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志愿服务虽发端于西方,但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通过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近代学雷锋活动的有机结合,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出诸多社会功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一道亮丽的风景。《十三五规划纲要》也给予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志愿服务能在4个方面6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凸显了志愿服务广泛的社会功能。
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我们来分析一下志愿服务都有哪八项主要社会功能。
1. 社会动员功能: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动员手段,“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特性,决定了志愿服务具有广泛的人群基础;志愿服务领域的扩展,志愿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和志愿服务形式的灵活性,又为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搭建了丰富的平台,实现了群众对经济、文化、社会有效参与。志愿者自发、主动地参与应急救援,成为志愿服务社会动员功能的最明显的体现。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自发地汇聚到四川。据四川团省委地震后一周的5月19日统计,登记志愿者已经达到106万人。一个月之后,志愿者人数攀升至150万人,而那些没有进行注册的志愿者数量已经无法统计。由于大量志愿者的无序涌入,给救灾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不得不号召志愿者们不要盲目、随意地前往灾区造。《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七十二章“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中提出了“完善应急志愿者管理”的要求。
2. 社会稳定功能:一是发挥了社会保障补充作用,通过扶贫帮困,满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志愿服务以社会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以扶贫济困为主题,服务于市场机制和政府部门都顾及不到的社会成员,可以缓解由于社会群体分化所带来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微调”作用。《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五十八章“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指出要“实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第六十四章“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志愿服务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心理机制,稳定了社会情绪,实现了个人的需求满足和意愿表达。在当前大的社会压力对个人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实现自身满足和情感释放,化解心理问题,减小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台湾直接面对民众的基层行政部门,志愿者主要从事接待、奉茶、引导、咨询、排解、道别等标准程序的服务,志愿者能够及时发现和化解办事民众的情绪问题,有效防止冲突的发生,化解民众和政府的对立。拉丁美洲国家的志愿服务研究还表明,通过志愿服务促进社会责任的建立,能够减小公民对政府在治理社会疾病方面的“超责任”要求,以及由此导致的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3. 社会教育功能。“助人自助、双向受益”是志愿服务的一个主要特点,在对社会和他人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青年人净化了心灵,提升了人格,也开阔了眼界,磨砺了意志,从而更能激发出热爱人民、建设祖国的热情。参与志愿服务,青年人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和适应社会,锻炼与他人交往、协作的能力。同时,许多志愿者意识到通过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学到新的技能,也能够实践已有的能力。能够不断提升思想素质、社会交往能力、职业技能等,是校外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载体。欧盟研究表明,通过志愿服务获得的技能和能力能够转化为专业背景。欧盟许多国家已将志愿服务纳入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认证计划(VNFIL)。《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六十六章“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提出要“鼓励青少年更多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另一方面,志愿服务弘扬了社会美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因此,《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六十七章“提升国民文明素质”提出了“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要求。
4. 社会融合功能。志愿服务在社会整合、社会融入和社会凝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社会整合是协调社会各个相互分离但又有关联的单位,使其成为和谐状态的过程。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社会阶层分化、成员关系疏远、社会凝聚力下降。通过志愿服务实现个人、团体乃至群体的需求满足和意愿表达,干预和化解社会问题,促进了互助基础上的社会整合。在社会融入方面,志愿服务有利于增进各个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的沟通与了解,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转型期因利益调整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志愿服务将具有不同身份和地位的群体联系在一起,增进了相互的沟通和了解,慢慢消除了社会阶层、民族之间的鸿沟。如在中国“二元”社会的构架下,外来人口通过志愿服务将为某些个人(如企业老板)的服务,拓展为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的服务,逐渐被周边群众接受,慢慢地增强主人翁意识,成为主动融入的一种方式;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通过当地居民的志愿服务,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生存技能,也会慢慢融入当地,成为被动融入的一种方式,如“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通过社会整合、社会融入,最终消除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隔阂,达到社会凝聚,为社会和谐奠定良好的基础。
(* 本文借鉴了廖恳的《浅议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的有关观点,在此向廖恳表示衷心感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