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哥说志愿(二):志愿服务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行为——谈志愿服务与慈善的差别
从传统和大众的角度看,志愿服务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具有社会融合、促进就业、教育培训、促进和平与发展等社会治理功能,其服务领域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基本体现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而慈善仅仅是社会财富的转移,其领域重在扶贫助弱,是社会保障的一种形式。
志愿服务和慈善是否一样?志愿服务是否是慈善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果从传统和大众的角度分析,也就是从狭义的角度分析,志愿服务和慈善是一个有交集但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既志愿服务是出力,慈善是出钱。但当遇到有些人从个别国家(仅仅是欧洲个别国家)对英文“charity”的解释,将慈善的概念扩大到我们传统的“公益”概念,生生的把志愿服务解释为慈善的一种形式,再一次误导了社会对慈善和志愿服务的正确认识时,我们发现很难从单单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和反驳。
这就需要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史观的角度,以及对志愿服务和慈善的社会功能、行为分析中,去认识二者的差异。
第一,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而言,志愿服务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慈善只是一个转移财富的过程
志愿服务是个体不以获取物质报酬为目的,自愿贡献时间和智力、体力、技能等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社会行为。由此看,其核心是“时间+个体的能力”,强调的是个体的亲自参与,其实质就是“劳动”,包括智力劳动(时间+智力)、体力劳动(时间+体力),或者是简单劳动(时间+智力或体力)、复杂劳动(时间+智力或体力+技能)。社会劳动创造社会价值。因此,志愿服务也就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也可以说,个体通过志愿服务创造的是剩余价值,自愿、无偿交由志愿服务对象占有。因此,联合国以及欧盟都在倡导计算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欧盟通过重置成本法进行计算,发现奥地利、荷兰和瑞典志愿服务经济价值可以占到其国家GDP的3-5%。
慈善事业是人们在没有外压力的情况下自愿地奉献爱心与援助的行为和从事扶弱济贫的一种社会事业。简而言之,传统和大众意义上的慈善,是给予贫困等弱势群体金钱和物质上的帮助,是社会财富从一个个体或群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或群体的过程,。
第二,从历史唯物史观角度而言,志愿服务是战争的产物,慈善则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产物
“志愿服务”是近代世界上新兴的一个治疗战争后遗症的产物。志愿服务起源于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有关的救助活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维护和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青年教育等多领域。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仅仅百年时间,还处在发育期,其理论研究也处在探索阶段。
“慈善”是一个具有长远历史的产物。在英文中,慈善为“PHILANTHROPY”,源于古希腊语,本意为“人的爱”。“CHARITY”也是慈善的意思,其本意为“爱”。传统意义上的慈善是有钱人,因为宗教教义要求或者其他原因,对弱势群体的金钱或物质支持行为。在西方,随着基督教崛起,慈善很快与宗教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扶弱济贫的传统主要源于《圣经》的教导。中国的慈善事业,同样有着自己悠久的传统,但都来源于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和孟子也曾说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以及人之幼;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讲是也是“爱”。
第三,从社会功能而言,志愿服务具有社会融合、促进就业、教育培训、促进和平与发展等社会治理功能,慈善则重在促进社会平等的社会福利功能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志愿服务情况报告(2011)》中指出,“志愿服务是人际关系的基本体现……内在价值是人类发展深远的潜力。这种发展观包括团结一致、社会包容、自我赋权、生活满意度和个人及社会幸福等因素”。《欧盟志愿服务报告》中指出“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个人、社区和社会都有明显、广泛的附加社会效益,其中一些还对欧盟政策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直接的贡献”,包括社会融入和就业、教育和培训、调动公民性、体育等。团中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一直将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一种有效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志愿服务已经上升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种方式。
慈善事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也就是说,慈善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平等,是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四,从服务对象分析,志愿服务对象是社会全体,而慈善对象则注重贫困弱势群体
由于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动员方式(理由在此不再赘述,如有兴趣可关注“志愿先锋”,见“虎哥说志愿之一”),因此其服务对象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既有贫困弱势群体,也有各类公共事业,甚至可以为了追求世界和平而介入战争,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的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和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正式名称为美籍志愿大队,英文为American Volunteer Group),以及抗美援朝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 army)。在和平时期,志愿服务涵盖政府和民间外交(如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美国和平队、英国的VSO,等等)、大型赛会(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政府管理、生态保护等各个领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贫困弱势群体的范畴。从这个角度上讲,慈善的主要领域只是志愿服务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第五,从行为实施的角度分析,志愿服务必须是一种直接行为,慈善可以是一种间接行为
就狭义的慈善行为而言,是慈善行为的实施者把自己的钱,或者是把自己的钱转化为物资,直接或通过某个组织,赠送给接受者,也就是需要帮助的人或者群体。其实质只是附加在个体上的外在的物质财富的转移,因而可以是直接行为,也可以是间接行为。
通常情况下的志愿服务,则强调的是个体的亲自参与,贡献的是时间和体力、智力、技能,也就是个体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内在因素,是无法直接转移的,只能通过劳动的方式,面对面(现实或网络虚拟)进行转移。
综上,从传统和大众的角度出发,也就是狭义而言,志愿服务与慈善具有较大的区别。简单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慈善是指有钱出钱,志愿服务则是有力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