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哥说志愿(一):志愿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社会动员手段
虎哥是一名资深的志愿者,早在1997年就在黄土高原当过一年的支教老师,而后一直从事于志愿服务的管理工作,参与过一些重大项目的策划、组织工作,以及志愿服务立法、对外交流等工作。近些年来,又痴迷于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在中文资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也翻译了一些外文资料(但因为在翻译上半路出家,属于二杆子,翻译出来的东西可以看懂,但不能用于发表)。慢慢地,对于志愿服务也有了一些个人的认识。
虎哥希望通过“虎哥说志愿”这个栏目,谈一下自己对志愿服务的一些粗浅认识,供大家参考。
之一: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做好事,而是一种动员手段
联合国2011年发布的《世界志愿服务状况报告》中,正文的第一句就“志愿服务是人际关系的基本体现”。
刚刚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志愿服务”和“志愿者”出现了7次,分散在4篇(扶贫攻坚、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公共安全体系)的6章之中。《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虽然只提到了一次“志愿服务”,但也是将其归列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工作。更难以理解,但也是让人欣喜的是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也提到了志愿服务,将其作为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民心想通”的一个措施,说白了,也就是民间外交的一种方式。
由此看来,志愿服务也不仅仅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工作了,而是在国家治理、扶贫攻坚、青少年教育、公共安全、党政外交中都可以发挥作用。近些年来,团中央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国青年海外服务计划等项目的成功实施,也说明仅仅从“学雷锋做好事”的角度,已无法完全解释其中的做法和经验了。
哇塞!志愿服务更加“高大上”了!!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参与更多有意思且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了!!!
但同时,是不是也颠覆了我们对于“志愿服务”的传统认识了——志愿服务不再是“做好事”那么简单了?
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志愿服务,正确理解志愿服务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个人认为,仅仅从志愿服务的工作范畴来分析,很难找到共同点,很难用一个观点来解释。应该换个角度去,从志愿服务最重要的因素、最宝贵的资源——志愿者——来分析,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当志愿者?
美国迈克.伊文和雅克布森通过志愿服务功能量表Volunteer Function Inventory(VFI)对志愿服务的动机理论进行了验证,认为志愿者行为主要包括6种动机类型,分别是价值观表达型、学习理解型、社交型、职业生涯型、自我保护型、自我增强型。这些动机包括了道德、学习、职业、教育、社交、心理等各个方面,几乎囊括了一个人所有生存需求。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志愿服务工作人员经常说,志愿者到处是,但又很难找到,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组织命令,来开展一些“志愿服务”活动。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些具有行政权力的志愿服务工作者,从来没做过志愿者,所设计的志愿服务项目活动,采取的工作方式,没能适应社会上具有潜在志愿服务意愿的个体要求。只要能满足每个个体的动机,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成为志愿者,也就是能够将“动机”转化为“行动”,共同完成一项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任务。这是不是类似于在单位里通过命令的方式或者金钱的方式,使单位员工去共同完成某项工作?
这种行为是什么?就是动员。动员是指发动人们参加某项活动。泛指发动、运用,也就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来实现组织者的某种意图、达到一定目的。
从实施动员的主体划分,可以分为组织内部动员(包括行政命令动员、物质经济动员)以及社会大众动员。社会大众动员也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精神动员,目前主要表现是宗教信仰动员(想一想哪些“人肉炸弹”,那可是一种宗教动员的极端表现,是不是很可怕、很恐怖?!),另一种就是志愿服务了。
正是因为志愿服务是一种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动员手段,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人人能为”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党中央高瞻远瞩,将志愿服务从精神文明建设层面提高到创新社会治理的良苦用心了。
今天先谈到这里,后面还有志愿服务的“乘客理论”、“请客理论”,可以让大家尝尝鲜。